大运河北京段沿线7个区开展669项考古发掘项目,讲述传承千年的运河故事;城市副中心建成300余公里沿河绿道,绘就蓝绿交织运河图景;科技助力下,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古今“同框”……昨天,“情景交融 文明互鉴”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国际传播对话上,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大运河上的“新鲜事”。
“流淌千年的运河水,承载了北京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记忆,是北京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固表示,以运河为媒,用心用情做好每一次国际传播,有助于构建起与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相匹配的良好国际形象,展现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脉。主题演讲环节,市文物局副局长凌明介绍了北京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的新进展。最近3年,大运河北京段沿线7个区共开展669项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面积32.1万平方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发现的汉代路县故城遗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今年,我们对路县故城遗址内东南部遗迹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1500平方米,发现丰富的遗迹遗物现象。”凌明说,路县故城保护展示工程持续推进,明年将向社会开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已经建设完成,正在开展二期绿化工程,“由此,路县故城遗址成为北京地区首个在城市基本建设考古中完整保护下来并建立遗址公园的大遗址。”
“城市副中心,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说,近年来,城市副中心依托大运河这条生态文明带,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沿河建成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西海子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和300余公里沿河绿道,全区森林面积达4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33%,通州区成为北京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平原区。
数字赋能,将悠悠古运河“引”到公众面前。“我们收集了大量舆图、古籍、音视频等资料,用交互地图展示大运河北京段文化遗产的位置信息,以及从元代到明清及现代的变迁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冯惠玲现场展示了一组动画,呈现了元代郭守敬通过引入白浮泉的泉水开凿通惠河的故事,她说,“我们开发了大运河北京段的数字传播产品,比如用3D建模技术重建了元明清三代的漕船,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互动小游戏,了解运河文化,动动手指,就能让漕船在‘运河’中行驶。”
本次活动是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的主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