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时间:2025-10-13       来源: 中国旅游行情报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的《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北京将加大力度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工业旅游是对生产过程、遗址风貌、品牌文化等资源系统整合开发,为公众提供观光游览、消费体验和科普教育等多样化服务的新型旅游形态。当前,北京已形成兼具历史积淀与创新特质的工业文化,将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内涵,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增强工业企业竞争力,促进服务型制造和产业科技创新,全面展现近现代工业的城市记忆、新型工业化的时代形象和现代化都市的时尚风采。

  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突出“超级工厂、时尚前沿、城市复兴、工匠传承和工业记忆”五大主题,优化工业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编制发布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业旅游名录图谱。鼓励工业企业、文旅机构开发工厂车间、产业园区、工业遗产和工业博物馆等资源,优化工业旅游供给品质,共同打造融旅游、购物和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目的地。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通过推动厂区适旅化改造、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扩大时尚产品消费、增进数字科技体验等方式提升工业旅游全过程服务水平。

频道热点
  1. NO.1 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的《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北京将加大力度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工业旅游是对生产过程、遗址风貌、品牌文化等资源系统整

  2. NO.2 加州三谷地区——金秋经典车展指南:不

      今年秋季,北加州最引人注目的经典车展将在三谷地区陆续登场。无论您钟情于改装热rod、英伦经典座驾,还是复古巡航车,这些活动都将汇聚全年龄段的汽车爱好者。以下是本季重点活动信息:   全英汽车展   2025年10月19日,黑鹰博物馆广场   集中展示MG、捷豹、凯旋等英伦经典车型,领略独特英式造

  3. NO.3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

  4. NO.4 2025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快哉徐州”

      金秋时节,江苏徐州这座兼具楚韵汉风与南秀北雄气质的城市,以“2025徐州汉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将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相融,持续释放“国潮汉风”“快哉徐州”的品牌魅力。  作为刘邦故里、大汉之源,汉文化是徐州最闪亮的名片。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汉文化旅游节已举办十八届,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

  5. NO.5 近万名跑者畅跑丹霞!龙虎山第六届半马

      10月8日,随着最后一名欢乐跑选手带着笑容冲过终点线,2025龙虎山景区第六届半程马拉松大赛正式画上圆满句号。作为经中国田协认证的A1类高规格赛事,本次活动吸引海内外近万名跑者跨越山海、齐聚丹霞仙境,在专业赛事保障与特色文化体验的双重加持下,共同完成了一场兼具竞技激情与人文温度的奔跑盛宴。  

  6. NO.6 国庆长假首日 雅安多元场景焕新出游体

    天全县大熊猫自然博物馆研学活动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雅安市多元场景焕新出游体验,带来客流增长。据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数据,全市纳入统计已开放的46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6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9%,实现门票收入196.6万元,同比增长33.65%。全市图

  7. NO.7 这家MCN用4个月时间,将10多家“

      在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卖酒旅产品的直播间并不少,但能做到持续取得优异销售表现的实属难得——再加一个前置条件:如果卖的主力产品并非自带流量的成熟网红盘,反而几乎全是此前并未充分爆发的相对“冷门”产品,还能够做到这样的成绩,那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仁皓和他带领的“走心侠”团队,不仅做到了这一点,在过去

  8. NO.8 【首届“光影吉隆”全国摄影、书法、绘

      当清晨的阳光穿透喜马拉雅云雾,洒落在吉隆沟的深谷与雪峰之间,这片位于西藏西南部的秘境,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里是吉隆,是“珠峰后花园”的秘境,是“一带一路”南亚通道上的重要口岸,更是藏文化与自然奇观交织的璀璨明珠。   2025年,恰逢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