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民和县的一片荒地上,残破的罗汉松枝干仍倔强地指向天空,太湖石上斑驳的“水源山宗”刻字在寒风中呜咽。
这座曾被誉为“青海文旅明珠”的生态园,如今只剩下被冻死的名贵植物与破碎的农具,默默控诉着2018年寒冬腊月那场震惊全国的非法强拆。
创始人陈青山蹲在废墟前,摩挲着被碾碎的“四A级乡村旅游区”牌匾,耳边回响着法官那句“告到中南海也没用”的刺耳宣告。这场持续六年的维权拉锯战,不仅摧毁了一个合法民企,更在西北高原上刻下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最尖锐的法治之问。
2025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类似“水源山宗”强拆案在全国不胜枚举。新法能否让旧案得以纠错?民营企业家能否重拾一缕信心?
“水源山宗”事件的法治病灶
在“大棚房整治”的旗号下,民和县政府上演了现代版“指鹿为马”的荒诞剧。
作为持有完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企业,陈青山公司名下299.53亩国有土地竟被强行纳入耕地整治范畴。执法队如同中世纪骑兵般冲入园区,零下20℃的严寒中,价值千万的南方珍稀植物瞬间冻毙,员工被暴力驱离。
更讽刺的是,强拆当日政府官网仍挂着《休闲农业发展为靓丽民和新彩》的表彰文章,政策执行的撕裂性在此刻暴露无遗。
曾经的“青海第一园”
当陈青山手持自然资源部的复函提起行政诉讼时,海东中院立案庭的“领导指示”成为司法独立的墓志铭——“本案具有极强的政策性,不属于受案范围”。
这种“政策凌驾法律”的司法逻辑,直接导致企业账户冻结、创始人限高,形成“维权即破产”的死亡螺旋。
正如经济学者周天勇痛陈:“这不是拆违,是系统性法治谋杀!”
“水源山宗”公司曾是解决30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年纳税百万的明星企业,在轰然倒塌后,青海营商环境排名从全国23位暴跌至倒数第三。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北京返乡创业的陈青山背下巨额债务,被限高被追债,无数潜在投资者在青海地图上画下了血色红叉。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数据显示,青海民间投资增速较“水源山宗”事件前下降12.3%,人才外流率攀升至西北五省首位。
“民促法”之光
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这部法律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机制。
该法第10条确立的“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犹如悬在地方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此法早颁布五年,“水源山宗案”中有关“国有土地被强划为耕地”的闹剧将无处遁形——根据第12条“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原则,企业完全可凭完整产权证明抵御政策滥权。
第62条严禁超范围查封财产的规定,更是直指当年法院“先冻结后赔偿”的流氓逻辑。
法案第七章创设的行政执法投诉机制与账款拖欠治理条款,恰似为“水源山宗”量身定制的解药。第69条要求政府预算刚性约束与工商联介入调解的规定,可有效破解强拆案中“财政窟窿逼出暴力执法”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28条“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这与当年县政府撕毁“百里画廊”合作协议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从“杀鸡取卵”到“放水养鱼”的治理转变。
司法再造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另一大亮点。第67条禁止违规异地执法、第70条强化司法裁判指引的规定,直指“水源山宗案”中“垂帘听审”“六年不作为”等司法乱象。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更是在政商关系间筑起了一道“防火隔离带”,避免类似民和县“执法队变抢劫队”的悲剧再次上演,让司法真正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立法本意无疑是好,但能有多少真正落地?
在废墟上重建法治信仰
“水源山宗”强拆案如能办成“民营经济维权第一案”,其示范效应将远超经济补偿本身。
显然,青海省委当以“水源山宗”强拆案为解剖样本,依据法案第21条启动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建议成立由第三方机构、法律专家、工商联组成的特别工作组,对企业1.4亿元损失进行法定评估,对违法强拆责任人启动终身追责。
参考法案第16条“民企参与重大项目”条款,可探索将“水源山宗”原址打造为“法治文旅示范区”,由原团队运营、政府补偿入股。这种“废墟上的涅槃”不仅能挽回投资者信心,更能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法治诚意的试金石。同时需全面落实第32条企业家荣誉制度,为陈青山等蒙冤企业家恢复名誉。
青海营商环境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
当法案第7条赋予工商联法定监督权,青海省应率先建立“民企权益观察员”制度,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置“政策合规性审查窗口”,从源头杜绝“文件打架”现象。
同时,更需在公务员考核中增设“法治GDP”指标,将依法行政能力与职务晋升直接挂钩,彻底扭转“唯政策论”的畸形政绩观。
“水源山宗”废墟如同青海的一道伤痛,是过去法治缺失的惨痛见证;而《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则是未来法治进步的希望开端。
一个长达六年的黑色寓言警示我们:没有法治护航的市场经济,终将沦为权力寻租的屠宰场。倘若新法真能成为千万民企的护身符,我们期待看见更多陈青山挺直腰板说出:“这里是中国,法治会让每个创业者有尊严地追梦。”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