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脊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25-08-08       来源: 中国旅游行情报

  一年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条7.8公里的“古都脊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年来,北京市扎实推进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断提升遗产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织就一张由制度、技术与公众参与组成的守护网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贡献了中国智慧。

  历史风貌全面彰显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正式发布的《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从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等五个方面明确45项重点任务,以达到北京中轴线历史风貌充分彰显、北京老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更加光彩夺目的目标。

  “这一年来我感受到中轴线环境越来越优美宜人,越来越适合我们沿线漫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亦农的父母就住在永定门外,每次探望父母她都要跨越整个中轴线,这成为她观察北京中轴线变化的契机。

  随着腾退、修缮、改造,一处处古建民居得以重塑风貌,既改善了民生,又保留了历史肌理。

  许多常来先农坛的居民,明显感觉近些年先农坛“变大了”。这是因为先农坛神仓建筑群、庆成宫先后对游客开放。今夏,西城区天桥地区的育才学校新址业已竣工。随着该校完全腾退,先农坛内坛的历史格局将进一步恢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先农坛,馆长薛俭表示,申遗成功一年来,他明显感觉更忙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前,我们的年观众量是10多万,现在达到了百万级”。

  走进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只见一块占据了一整面墙壁的蓝色电子大屏上,“预警情况”“本体病害”“保护工程”等模块数据正实时更新。

  这不只是监控,更是北京中轴线的“数字生命档案”。“我们建设了集数据采集、监测评估、预警跟踪、审批核准、保护修缮为一体的遗产监测平台。”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介绍。17类69项监测指标,为北京中轴线遗产的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从缓冲区的人口密度和车流量,各遗产点的微环境,到古建地基是否沉降、梁架结构是否发生位移等均被遗产监测平台的“天眼”密切关注着。

  科技发展,也为全民参与守护文化遗产大开方便之门。北京中轴线“数字打更人活动”鼓励公众利用“云上中轴”小程序,深度参与北京中轴线遗产的巡查与监测工作。28000多名“数字打更人”、超过106万名公众参与其中,在北京中轴线开启了一场“全民守护”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有8万多条巡检数据、16万张巡检照片上传到监测平台。

  文化活力充分激发

  7月27日,人们在北京钟鼓楼广场上踢毽子。

  踢毽子、跳舞、打太极,遛娃、下棋、耍彩绸……这是钟鼓楼广场的日常。古老建筑不再只是历史的见证,更化作人间烟火的鲜活注脚。

  要想真正激发北京中轴线的生命力,就要让其融入百姓生活。2024年底,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5条具体举措。

  “大家知道吗?这里的‘一亩三分地’,曾是明清皇帝亲耕的象征……”周末的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里,14岁的志愿讲解员杨自若正向游客讲述先农坛的前世今生。

  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热忱,为北京中轴线保护注入了活力。14岁的杨自若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三学生,早在2021年,她就发起成立了“纵横少年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团队成员在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开展讲解等志愿服务,如今团队已有近100名中小学生成员。“我们的讲解名额,经常一上线就秒光。”杨自若自豪地说。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思想教育科科长孙琳介绍,申遗成功以来,有近千名首都大中小学生,通过参加口述历史计划、文物普查等志愿服务,以及通识性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参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

  从国际专家及有关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共同围绕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开展对话交流,到北京中轴线主题展览分别亮相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和法国巴黎、希腊雅典等城市文化中心,再到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数字技术服务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边会暨北京中轴线论坛,在文明交流中,全世界看到了“古都脊梁”的魅力。“要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北京中轴线以及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审美理念等。”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勃说。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北京中轴线保护发展的新起点。这条七百多岁的中轴线不是凝固的文化遗产,而是与当代生活共生共荣的文化生命体。她正以更青春的姿态,奔向未来。

频道热点
  1. NO.1 镜界造像助力成都文旅新体验:环球中心

      近日,镜界造像(四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摄影团队入驻成都环球中心海洋乐园,为游客提供高品质主题摄影服务,以创意影像助力游客记录亲子互动、情侣浪漫、家庭欢聚的美好瞬间。此项服务不仅提升了乐园的消费体验,更成为落实国家文旅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政策、推动文旅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   政策引领:文

  2. NO.2 “古都脊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年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条7.8公里的“古都脊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年来,北京市扎实推进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断提升遗产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织就一张由制度、技术与公众参与组成的守护网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贡献了中国智慧。  历史风貌全面彰显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

  3. NO.3 皇家加勒比携手中国高铁、香港旅发局打

      皇家加勒比携手中国高铁、香港旅发局打造主题专列,   赢船票大奖开启香港出发的海上假期   AR互动探秘“海洋光谱号”,百万豪礼惊喜不断   2025年8月7日,上海——全球最大游轮品牌皇家加勒比游轮(以下简称“皇家加勒比”)宣布与中国高铁展开创新合作,并在香港旅游发展局(以下简称“香港旅发局”

  4. NO.4 2025第七届全国旅游学会创新交流活

      8月3日,备受瞩目的2025第七届全国旅游学会创新交流活动在海口星海湾铂尔曼酒店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此次盛会为期四天,以“见证封关:海洋旅游发展机遇与共享”为主题,旨在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

  5. NO.5 TUMI途明中国首家旗舰店耀世启幕,

      众多嘉宾及品牌代表齐聚一堂,于上海核心地段共同见证剪彩仪式与启幕庆典   2025年7月31日,上海—— 全球领先高品质商务、旅行、生活方式品牌TUMI途明中国首家旗舰店于上海地标性建筑上海商城耀世启幕,标志着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征程。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TUMI途明融合品牌先锋

  6. NO.6 东莞观音山筹办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

      东莞观音山风景。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中华文明宛如一颗历经岁月磨砺的璀璨明珠,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与深厚的历史积淀,在世界文明版图上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作为全球唯一绵延不绝、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替代的珍贵瑰宝。   随着现代科

  7. NO.7 上抖音开启「山海经过的夏天」,奔赴北

      摘要:六大指令带你玩转北方,解锁避暑多元玩法   还在靠空调“续命”?这届年轻人早把盛夏过成了高光时刻!泰山之巅,夜爬特种兵在日出云海里呐喊;辽阔草原,“旱地拔葱”的魔性挑战引爆笑声;蔚蓝海面,巨型库洛米飞艇化身梦幻打卡点……他们一头扎进高山、草原、大海的怀抱,用抖音记录下每个清凉又带劲的瞬间,

  8. NO.8 北川还集结县内企业,打造“低空观光+

      “早就听说北川风景非常漂亮,文化底蕴也特别深厚,今年暑期恰好赶上北川有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我们就重新规划了行程,专门飞过来看看。”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女士说道。  6月28日,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启动仪式在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举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活动主会场的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也于当日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