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穿云播雨润大地 云端“抢”水复生态

时间:2022-09-29       来源: 中国旅游行情报

  大河源头,竟因缺水而贫?

  这里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称“黄河源头第一县”。藏族老人尕藏才让曾经看惯了家乡的潺潺流水,在他的记忆里,过去的玛多县降水均匀,一年有300多个阴雨天。

  可谁承想,后来,草场大面积退化,雨下得越来越少。数据显示,2003年黄河源区年均降水只有24.1毫米,蒸发量却高达429.9毫米。

  守着源头没水喝,曾经生活富庶的玛多县,变成了财政入不敷出的贫困县!

  时间跨越10多年,才让老人又经历了一个“谁承想”——

  “下雨了,下雨了!”“一起来淋雨!”这是不久前玛多县百姓在朋友圈晒出的喜悦。

  今春以来,青海多地晴热少雨,草原、河湖都在盼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于是,一场生态保护型人工增雨作业开始了。

  滑行,加速……一架飞机呼啸着到达6500米高空,青海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开始操作点火系统——连续按下几个按钮,悬挂在机翼下方的“焰条”被点燃,旋即喷射出火焰。天空乌云漫漫,火焰匀称而炽烈,增雨催化剂就这样喷洒到了云层中。

  “一个‘焰条’燃烧大概持续5至6分钟。我们根据云层厚度来操控‘焰条’燃烧强度,尽量做到全程播撒。”工作人员介绍。

  飞行持续3小时左右,最后一根“焰条”燃烧完毕,飞机穿过云层平稳降落。此时,地面已大雨倾盆。

  这样的雨,这10年间下了500多场。每年5至10月,正是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和生态恢复的黄金时段,在此期间,气象部门都会组织人工增雨。据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021年青海湖丰水期湖泊面积达4637.6平方公里,为近10年来面积最大。

  云端“抢”水500次,可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先要找到那朵‘雨做的云’”。

  “以前,是哪里有云就往哪里飞,作业不太科学,现在我们是‘回形针式’播撒,同时还要考虑风速、风向、气流等因素。”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集明告诉记者,如今的人工增雨,靠的不再是肉眼,而是“天眼”——探空仪、地球静止卫星、极轨卫星等等,“风云气象卫星发挥了大作用,再加上地面上5万多个自动站、全国206个天气雷达,它们立体化、全天候监测,最终精准锁定适合作业的目标云”。

  “而且,现在的增雨作业飞机都搭载了机载粒子探测系统,利用这些高科技探测技术,可动态掌握云中水汽、云滴、雨滴等水凝物的变化,为三江源区域精准降甘霖。”李集明说。

  从一滴水到一片湖,人工增雨为玛多县带来一派生机。

  “这些年,雨水多了,风沙少了,丰美水草正一点点恢复。”尕藏才让说,以前一到冬天,下午基本出不了门,因为沙尘暴太厉害。现在,冬季不管什么时候出门都不成问题。

  曾因黄河断流而被迫停止发电的玛多黄河源水电站也可以正常运转了,黄河源头最大的两个湖泊——鄂陵湖、扎陵湖的水位明显回升,曾经消失的大小湖泊回来了,黄河源头再现千湖景观。

  从过去的“解渴”降温到现在的生态修复,人工增雨服务的升级换代离不开高科技。

  装备“鸟枪换炮”,高炮、火箭、飞机等一应俱全;国产新型催化剂,催化效率提高100倍以上;自主研发的3公里精细化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雷达指挥、自动发射、立体播撒的火箭作业系统研制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广泛用于各地作业……

  2021年,我国第一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Ⅰ”首飞成功。经过祁连山飞行试验,“甘霖-Ⅰ”在山峰嵯峨、云雾飞渡的祁连巅峰,突破了复杂气象、复杂地理条件的限制,破解了无人机难以防除冰的世界性难题。

  酷热难当的这个夏天,从东北、西北飞赴湖北襄阳、重庆、河南南阳、陕西安康等地开展增雨作业的多架高性能增雨飞机,更是有如“神兵天降”;首次调用的两架大型无人机还在重庆实施了增雨扑火作业……

  现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穿云播雨,将用更多“喜从天降”的欢愉润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