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赛道激活发展新引擎
——沙雅县以文体旅IP撬动县域经济新增长
【一带一路新疆聚焦】当金色胡杨与自行车轮在沙雅赛道邂逅,一场公路自行车赛正成为县域经济转型、文化出圈、农特产增值的“催化剂”。2025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湖系列)暨中国·新疆沙雅县公路自行车赛,以“文体旅融合”为核,为县域经济打造IP、释放动能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景观赛事:撬动文旅流量的“黄金杠杆”
沙雅县以“全国独一份”的胡杨林赛道破局:串联它乾城、雁鸣湖等景观,将沙漠、河流、胡杨的壮美打包成“沉浸式竞技体验”。骑友口中“流动油画”般的赛道,让沙雅从县域中突围,成为全国骑行爱好者的打卡地。赛事期间,住宿、餐饮、交通消费呈爆发式增长,“以赛促旅”成效显著。
二、文化赋能:从赛事流量到品牌“留量”
沙雅将历史文物与文旅活动深度绑定:“汉归义羌长印”等文物资源,联动胡杨节、民俗展览、文艺演出,让文化底蕴成为赛事的“灵魂内核”。当选手与游客在竞技中触摸沙雅文化根脉,这片土地便从“路过的景点”变成“记住的IP”,实现品牌价值的长效沉淀。
三、农特产出圈:IP赋能的产业升级路径
借赛事IP东风,沙雅农特产完成“从农产品到文旅商品”的蜕变:美食节上的本地佳肴、展销中的红枣核桃,被赋予“胡杨生态好物”的故事标签。通过赛事线下展示、线上传播,农特产从“田间”走向“全国餐桌”,实现产销链路的全域拓展。
四、县域启示:IP化发展的破局之道
沙雅的实践给出县域经济发展三策:
锚定特色:深挖胡杨景观、历史文物等不可复制资源,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生态联动:构建“赛事引流—文旅消费—物产输出”闭环,让每个环节产生经济价值;
长期运营:以每年赛事为支点,持续丰富业态、深化品牌,让IP生命力永续生长。
沙雅的胡杨赛道,既是骑行者的逐梦场,更是县域经济以IP思维激活发展动能的探索场。这场文体旅融合的实践,为全国县域经济破局提供了可借鉴的“沙雅方案”。(新疆记者公益联盟|中广中文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