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展乡村振兴,要把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挥旅游业的融合特性,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人流扩大,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和经济曾这样,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必须要重视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文旅大融合的视角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促进文旅融合,资源整合是关键。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文旅融合首先要积极整合乡村分散的文旅资源。以资源配套为抓手,促进文旅融合。乡村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乡村巨大的资源优势,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活文化、人文资源、社会环境资源构成了当前乡村独一无二的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的打造就是要挖掘这些文旅资源优势,以融合和全域的视角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开发者对本地文旅资源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对旅游发展定位准确把握,找到破圈、吸引游客的突破口,带动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求参与旅游目的地开发者,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乡风民俗等文旅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包装,凸显出“吸引点”“卖点”。
发展乡村旅游,文化驱动是灵魂。
乡村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乡村农耕文化、乡土美食文化、乡风民俗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使乡村旅游独具魅力,成为吸引无数城市游客前往乡村的核心吸引物。随着乡村旅游模式的日渐成熟,以农耕体验、农事活动、农村生活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体系也逐渐丰富,这些包含独特乡土文化的产品体系正在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脱离了文化的旅游就脱离了核心吸引物,就更难以谈可持续性发展和吸引游客。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树立文化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文化驱动、文化为魂,以文化领域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助推是根基。
传统乡村产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农业部门结构比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同时,传统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靠天吃饭。相较于现代化生产模式,传统农业商品经济比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
而在乡村发展旅游业,就是为乡村传统单一产业注入活水源头,变单一产业为三产融合,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为旅游业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可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价值的再创造。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价值的再创造,把以前不值钱的变得值钱,把以前不能卖钱的都卖掉。
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始,之后的每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到三产融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产业发展提到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维度,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农村全产业链增值。由此可见产业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阿来旧居——文化驱动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阿来旧居位于马尔康市梭磨乡马塘村,是著名作家阿来老师出生成长的地方。依托文化驱动,在四川晟景文旅的帮助下,当地积极挖掘生态、红色、民俗、宗教旅游资源,正在实现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文化驱动:以著名作家阿来老师的旧居为依托,深挖其浓厚名人文学底蕴与嘉绒藏族民俗文化底蕴。
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农文旅发展格局:依托阿来文学文化与嘉绒文化体验,形成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也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不是止步于当前的结果。在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必须要统筹推进,立足乡村实际,不断将乡村旅游资源与市场需求对接,推动乡村旅游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乡村发展与现代化接轨,不断提高乡村的自我造血能力。